本人在服装行业工作了近20年,多多少少也加了几个微信群、**群,越来越觉得现在的微信群、**群里,很多人在发一些“沙龙”、“讲座”、“公开课”,感觉铺天盖地的。于是我就问朋友们,现在做IE的都不做IE了,专门去搞培训,去讲课了吗?朋友圈里的照片上,大师横飞,专家成群,不计其数!如此现状,令人堪忧!无奈很多职业经理人、企业老板,屡被忽悠,成效不佳,钱打水漂。
如上所述,的确有不少企业被“精益生产”、“智能制造”、“物联网”、“互联网A+”看花了眼,带进了死胡同,不参加一些聚会好像无法提高,无法容入圈子。可是培训了也没有提高,反而培训后更找不着北了,不仅漂浮在事物的表面,该沉下去的没有沉下去。新的东西没学到,自己原先的东西也丢掉了,实际上还比不上没参加培训时好。这有点象医学界的现状,中医本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医学瑰宝,但是时下流行学(培训)西医,结果中医逐渐衰微,而医学界极力推崇的西医也没学好。
如此学习,说句心里话,真的不如没有学习更好。就当下来看,多数企业都知道培训的重要性,也都想通过企业培训提升职员素质,最终提高企业竞争力,做强做久做大企业,可是具体执行培训时屡屡出问题,究其原因是没用心做事,是形而上学,是跟风培训,是为培训而培训,他们既不知道企业、职员的培训前的现状,也不知道培训后应该达到什么目标或要求,更不知道要达到培训目标需要培训哪些内容,培训缺少目的性、计划性、实用性、针对性、前瞻性,通俗的说,就是没有把培训跟企业的实际需要很好的结合起来。
企业培训常被“假、大、空”带进死胡同。
所谓假,就是善于伪装,有些培训老师使劲往自己脸上贴金,甚至自己给自己封号,反正现在国家也没什么严格的标准称谓,于是就有大师、专家、权威、一流、资深……尽其所能把自己打扮的光芒四射,企图以此吸引企业的眼球,而有可能自己的工作经历别人都不清楚。
所谓大,就是善于夸张,培训老师鼓吹给某某企业培训后有什么神效,效率提高了多少。本人就听说某大师给北方一服装企业进行改善后,自诩效果相当好,还说效率提升了50%,恰巧就是当年破产了。
所谓空,就是内容空洞,有些大师的培训内容是七拼八凑的,没有自己的思想,不系统,有些甚至弄些哗众取宠的话题,或者弄些晦涩难懂的所谓新理论来糊弄人,完全是一派空洞的说教!
能够取得成效的学习,才是最需要的学习,也是最合适的学习。有些专家象演小品的,经常跑题偏题,虽然学习气氛很活跃,大家也很愿意听,学习现场可能有不少“听众”,可是这与学习目的大相径庭,大家在笑过、乐过后几乎一无所获。也有些学习者喜欢画大饼、喊口号,讲所谓的成功理念和宏伟理想,培训课上口号喊得震天响,群情激昂、意气风发,培训课后死气沉沉、无精打采,结果也是没有任何长进。因此,企业在做培训时,一定不要被培训者的“现场表演”带进死胡同,而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真正选择能为企业带来实效的培训。
为了使培训少走弯路,避免走进死胡同,本人建议如下:
1.培训不是赶时髦,需要培训时才培训,不需要时就不要盲目培训,就是说培训要有目的、有选择、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有实效。
2.培训选择师资要实际,不是只有外来和尚会念经,有时候企业的内部培训效果会更好,如果企业培训选用自己的师资,培训老师会更了解企业、职员现状,培训会更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目标性,这种内部培训组织好了,花钱少,效果也好。因此不少国际、国内知名企业,都建有自己的专职培训部门和专职培训老师,例如企业商学院和企业培训部的等。
3.培训的轻重缓急应区分好,不是一股脑儿的培训。问题式培训最重要最紧急,也就是职员原先不理解、不会做、做不好、不合格、出问题,通过培训解决当前困境、解燃眉之急,以求能懂、会做、做合格、做好、不出问题,这种培训最好选择企业内部培训或专业内的专家来培训,这种培训主要是为了学会技能(知识)、改掉毛病;技巧式培训次之,也就是原先做的也合格,只是精益求精,希望做得更好,通过培训学习技巧,这种培训适合企业内训、专业内的权威培训,这种培训是为了提升水平、提高效益;全新式培训更次之,也就是学习全新的知识、全新的技能,比如新理论、新思想、新流程、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等,通过培训适应未来发展,这种培训适合聘请行业权威、专家,尤其是新知识、新技能等的原创者,这种培训是为了驾驭未来、赢得未来。
4.选择培训和公开课时,最好先试听、先调查,就是要做培训时,培训相关负责人应该先试听培训老师的课程,先调查培训老师的培训效果,分析备选培训老师是否符合本企业的培训要求,做到“不听忽悠,只看实效”,选择更适合本自己的师资来为企业做培训,免得花冤枉钱。
5.培训不是万能的,培训是能解决一些问题的,但是培训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企业领导要对培训有合理预期,不能有太高的奢望。
6.培训有滞后反应,不是所有培训都是立竿见影的,因此对培训不要太急功近利,否则欲速则不达。
7.企业培训要“因企施教”、“因企选教”。企业培训应该由企业培训主管部门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之上,根据企业需要提出适合的培训课题,做到根据企业需要进行培训,根据企业需要选择培训师资和培训内容。
8.企业培训要做好培训跟踪、培训监督、培训考核和培训总结,企业培训不是走马观花搞形式主义,因此企业培训主管要做好培训的全程管理工作,彻底把企业培训工作做好,切实发挥好企业培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