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网上看到一则消息:深圳一家超过5000人的明星企业突然破产,拖欠几个月的员工工资无法发出;此类消息近日出现的太多,结合我在各地出差见到的景象,走访多家企业老板沟通的结果,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制造业正处在一个艰难的时代。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随处可见的互联网企业攻城略地,无论是走在街头巷尾,还是楼宇电梯,随处可见互联网金融、租车、点评、社交、购物、办公的广告宣传,无所不包,微信朋友圈被各类互联网精英的语录檄文蓝图规划心灵鸡汤刷屏,创业英雄会上也多是20出头踌躇满志的小伙姑娘,时而准备颠覆这个行业,时而计划吃掉那个巨头,大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英雄气概,资本市场推波助澜,动辄给这些创业公司投入数以亿计的资金,似乎投的不是钱而是废纸。互联网时代制造业经营竞争加剧,多数企业业绩下滑,前途不明。一夜之间,曾经叱诧风云的制造业大佬失去了耀眼的光环,有的心烦意乱,有的六神无主,有的慌了手脚,有的充满疑惑,总的表现是失去自信,看不清未来,不知下一步该如何迈了。似乎一不小心,就会被互联网企业击倒,一不“互联网夹”,就会落伍。
的确,互联网如此深入的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的本质特征是“互联”,即通过接入网络让信息实时、海量、双向的汇集和流动,从而把世界拉平,工业时代由于通讯、交通、物流等限制导致的孤岛效应一夜之间土崩瓦解,梦里的桃花源消失了,与之一同消失的还有信息、交通、物流等一切壁垒。
互联网时代最先受冲击的是知识权威,因为再牛逼的大脑其存储能力也比不上网络,由全世界最牛大脑汇集编辑的大英百科全书被汇集无数网络义工之力而成的维基百科所打败是一个标志性事件;紧接着,电商异军突起,中国的网购额在1998年的时候基本是0,到了2014年,达到2.55万亿元人民币,仅仅离马云与王健林关于“电子商务能否取代传统实体零售”的亿元赌局过去不到3年,2015年电商销售额可达3.39万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0年达到每年9.42亿元人民币。互联网时代的社交媒体更是迅猛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和4G网络的成熟更是推波助澜,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国人民都在玩自拍上微信,中国人出门旅行的场景是这样的:上去哪儿网买张折扣机票,打开航旅纵横自助值机选好座位,听着懒人听书中下载的桥段,约滴滴专车去机场,在携程或艺龙上提前订好酒店,落地有Uber专车等在出口,车上打开高德导航熟悉地形,下车直接微信支付车款,到酒店打开百度地图查看附近的景点并订好门票,如果所在地有地铁,用地铁通选择乘车路线,肚子饿了用大众点评找到当地美食直接网上下单,想找人聊天了,打开微信或QQ找附近的人......,互联网让我们变的如此强大,用更低的成本、更好的体验满足了我们从衣食住行到社交到精神诉求的一切需求。这也是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能够野蛮生长的最根本原因。
看了上面的事实,制造业确实有足够的理由害怕,但是制造业是否要被互联网取而代之呢?是否互联网时代制造业沦为可有可无的二流角色了呢?当然不是!互联网是润滑剂,通过互联,把大工业时代的信息鸿沟和地域壁垒填平了,让任何人可以从客户角度更全面的比较和选择与其需求相关的任何服务,其对社会进步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互联网发现并促进了闲置资源的重新优化分配,如Uber把私家车和需要服务的人连接起来;
2.互联网能够把价值链中不增值的部分简化、消除以降低成本。比如电商对传统商业的天然优势;
3.互联网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生态,比如网络金融、支付体系对银行业的冲击、网路实时通讯技术对电信的冲击等;
4.互联网促进知识的扩散和融合从而促进创新,如应用网络大数据后对机器人智能的发展。
互联网的发展不是神话,首先其发展建立在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试想一下在4G网络成熟和智能手机出现之前,互联网对生活的影响和对制造业的冲击远没有现在厉害。同样 ,在高速公路和物流基础设施覆盖面较小的10年前,人们网购的热情也远没有现在高。互联网的发展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是时势造英雄的结果。如果稍微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互联网产生影响的更多是在生活服务领域,即让我们用更低的成本买到更尊严的生活,互联网企业所鼓吹的客户体验其实就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和需求相关的感受。
互联网带来的也并不全是美好的东东,比如人们从谷歌和百度上得到的大都是粗浅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信息;去淘宝上买的或许是劣质的衣裤;而花大量的时间在微信上刷屏或者整天喝各种心灵鸡汤其实变相是被别人在洗脑,对我们的生活和幸福感并无提升。互联网会产生马太效应,导致强者愈强,依靠资本的力量催生行业垄断,限制了创新和发展;现实中互联网只是消除了信息壁垒,拉平了世界,除了导致企业在价格上恶性竞争,客观上还导致了假货的蔓延,并未实质性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创新。互联网时代的创富神话把创业过程妖魔化了,误导了许多年轻人,使他们梦想靠某种神奇的所谓新商业模式而不是艰苦的努力一夜暴富。试想如果整个社会都是这种浮躁的生意人的投机心态,何来国家长远发展和民族未来?
历史证明,所有成为潮流的东西都存在泡沫,所有狂热也都最终会归于冷静,如日中天的互联网和大数据也一定不会例外。制造业大佬们尤其需要想清楚这个道理,也必须明白一个本质,那就是人性是亘古不变的。只要想一想,互联网人要吃食物,要用电脑、要坐凳子、要住房子、要和我们一样的吃喝拉撒、需要物质,而这些物质是互联网变不出来的,假设大家都去弄互联网了,没有人盖房子、没有人清洁城市、没有人种粮食,没有人修路,没有人维护网络,没有人做路由器了,请问互联网还能互联不?
我们需要享受互联网时代带给我们的便捷,更应该明白,我们活在现实世界,互联网让现实世界更美好,但它是虚拟的,没有互联网,生活还会继续,没有制造业踏踏实实的创造,互联网就只能是一张虚拟的梦。看到这里,奋斗在制造业的郁闷中的前途不明的兄弟姐妹们该明白了。精神上不再迷茫,我们可以尽管享受互联网带给我们的美好生活,充满信心,脚踏实际,努力工作,为我们的不可替代。同时深入思考和冷静应对互联网时代企业和个人的生存之道,比如创新、专注把当前的产品做到极致、比如引入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制造业的春天需要你我共同努力去召唤。互联网颠覆的只是落后的观念和生产力,永远不会颠覆制造业同仁实业报国的中国梦。